蚊子、蒼蠅和蟑螂等害蟲的繁殖能力非常驚人。一只蚊子一次可以產卵 600 只,而蒼蠅一次可以產 1000 只卵。蟑螂的繁殖能力更是驚人,一年可以繁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只后代。與此同時,這些害蟲對人類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威脅也不容小覷。
人類每發明一種可用的新殺蟲劑大約需要 5-10 年的時間,而蟑螂產生耐藥性最快只需要 3 個月。在一個環境中,一種殺蟲劑很快就會對蒼蠅和蚊子失去作用。盡管每年都會進行愛衛辦動員全民滅四害運動,但人們仍然遭受著蚊蟲的侵害。
目前,對人類危害最大的潛在有害生物不是蚊蠅,而是蟑螂。一只蟑螂可以傳播約 40 種疾病,對人類的危害比老鼠和蚊子還大。在海南,蟑螂非常猖獗,主要有德國小蠊、澳洲大鐮、美洲大蠊、褐斑大蠊、日本大蠊和黑胸大蠊等六大類。一只德國小蠊每年可繁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只后代。
蟑螂食性雜,既可在各種食品上取食,又可在垃圾、廁所、漱洗室等場所活動,而且邊吃邊排泄,容易傳播疾病且不易消殺。同時,蟑螂對產品和商品的咬食會造成破壞和污損,形成直接的經濟損失,也可能因蟑螂侵害導致通風設備、電腦等故障,造成事故。
專家指出,幾乎所有的大疫情都與有害生物有關,例如登革熱、瘧疾、鼠疫、乙腦等。盡管人類一直在與蚊蟲、蟑螂、老鼠等有害生物作斗爭,但它們對我們的侵害從未停止過。
因此,我們應該重視環境衛生,控制蟑螂等害蟲的孳生和繁殖。這是預防和控制有害生物侵害的重要手段。